&ep;&ep;李洵回到府中,就钻进书房。开始查找过往文书,随后参照判案。
&ep;&ep;几番提笔,多次思量,总算写完一篇。
&ep;&ep;又拿着细细看了几遍,稍做修改。怕叫宋问找出一丝瑕疵来。
&ep;&ep;不知不觉天色已暗。
&ep;&ep;“洵儿。还不用饭?”御史大夫李伯昭推门进来,说道:“听闻你最近对城门一案诸多关注。今日还出城了。”
&ep;&ep;李洵起身喊道:“父亲。”
&ep;&ep;李伯昭抬手虚压,走到他桌旁,问道:“有何看法?你觉得谁对谁错?”
&ep;&ep;“村民出手打人是真,县衙不听民诉也是真。各执一词,皆不可全然取信。”李洵垂首道,“双方各有苦衷,然,无一方是对。”
&ep;&ep;“哦?”李伯昭有些高兴,“你既有这样的见解,说明你是的确上心了。”
&ep;&ep;李洵实诚道:“多亏先生提点。”
&ep;&ep;李伯昭:“先生?哪位先生?”
&ep;&ep;李洵道:“书院新从江南请的先生,名宋问。”
&ep;&ep;李伯昭:“你写的什么?”
&ep;&ep;李洵两手呈过:“略微见解而已。”
&ep;&ep;李伯昭拿起,阅览了一遍,颇有意味的笑了笑。
&ep;&ep;李洵不明所以:“父亲?可有问题?”
&ep;&ep;“写的已是不错。”李伯昭道,“你拿去问问你们先生,让他看看,可有问题。”
&ep;&ep;第10章设身处地
&ep;&ep;宋问搭唐毅的马车,进城便被丢了下去。
&ep;&ep;她就慢悠悠的荡回家中,好在宵禁前到了。
&ep;&ep;第二日早上没有排课,晚上熬了会儿夜,到晌午的时候,宋问才出发去书院。
&ep;&ep;她次次来,都能被傅知山给逮着。
&ep;&ep;这次绕了个弯,还是被看见。
&ep;&ep;“宋先生!”傅知山怒道,“因你让学生外出,其他课业的先生都找不到学生了!这样下去,如何赶考?届时书院颜面扫地,谁来负责?”
&ep;&ep;宋问暗暗叫苦,谦卑交握着两手,应声道:“我一定教育他们,让他们好好上课。这群学生,简直是无法无天,竟敢跷课!”
&ep;&ep;“哦?”傅知山疑道,“不是你叫他们去的?”
&ep;&ep;“冤呐!真与我无关。”宋问拍手道,“不过他们对时政倒是的确很感兴趣。我如何骂,也骂不醒他们。做先生,难呀。”
&ep;&ep;“他们现在根本无心上课,你怎能骂他们呢?”傅知山耳提面命道,“他们都是因为有想法的人,有想法是好的,为人最怕是没有想法。但你要让他们明白,轻重缓急。”
&ep;&ep;宋问点头:“明白明白。”
&ep;&ep;李洵在尽头处喊道:“先生,上课了!”
&ep;&ep;宋问保持微笑。
&ep;&ep;傅知山无力摆手:“去吧去吧。”
&ep;&ep;宋问总算松了口气,往前跑去。
&ep;&ep;李洵失笑道:“先生竟然怕傅助教?”
&ep;&ep;“错了。我不是怕他,我是尊重他。”宋问道,“我不想刚来几天,就同他争吵。”
&ep;&ep;宋问走到门口停住,李洵道:“那学生先进去了。”
&ep;&ep;宋问点头,而后在外面听了会儿墙角。
&ep;&ep;里面诸人在紧张讨论。
&ep;&ep;“李洵,你再帮我看看。”
&ep;&ep;“你是真的好了,还看什么?李兄帮我看看。”
&ep;&ep;“不如我再添一句?”
&ep;&ep;“哎呀,我这顺序,该调一下为好。”
&ep;&ep;“我方才看了李兄的文章,文风大气,真是自愧不如。”
&ep;&ep;李洵眼皮微抬,想起昨日父亲的话,未有开口。
&ep;&ep;宋问抬脚向前,出现在门口,里面瞬间安静。
&ep;&ep;宋问摇着折扇,心中哎哟哎哟直叫。
&ep;&ep;坐到位上,喝了口茶,勾勾手指,示意他们都呈上来。
&ep;&ep;随后一张张开始翻阅。
&ep;&ep;众生挺直脊背,在下面仔细观察她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