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话说,自打董卓进入洛阳以后,先是收买了吕布杀了丁原,后又收编了何进的兵马和丁原的并州兵马,麾下大将如吕布、牛辅、李傕、郭汜等猛将如云,军队更是一下子扩充到二十万,试问天下诸侯,何人能与之相比。

董卓自进入京师后,便施展雷霆手段,迅速控制了朝堂,满朝文武都是敢怒不敢言。董卓更是自封为太尉,前将军事;封其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

董卓手下谋士李儒劝说董卓,说道:“太尉,当今天子昏昧无知,乃是当初十常侍所立,今日,太尉临朝,应当废除,另立陈留王为天子。”

董卓深以为然,于是在府中设宴,邀请文武百官,并且让吕布率领一千名亲兵,守在两旁。晚上,太傅袁隗和百官都来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董卓对着百官说道:“当今圣上昏庸无能,上对不起社稷祖宗,下对不起黎民百姓;杂家的意思,废帝刘辩为弘农王,迎立陈留王刘协为新天子。尔等要是有不满意的,立斩。”

群臣惶恐,竟然没有一人反对。这是一直默不作声的袁绍向前说道:“某乃中军校尉袁绍,当今圣上继位还不足半年,并没有失德之处;汝怎可废嫡立庶,莫不是要反?”

董卓大怒,拔出佩剑冲着袁绍吼道:“天下所有事都得听杂家的,杂家要废帝,今日就废的,汝今日在此聒噪,莫不是以为,杂家不敢杀你否?”

袁绍也拔出佩剑,大声说道:“某怕你否,要不要试试谁的剑更锋利一些。”

袁绍和董卓在宴席之上互相用剑对峙,董卓已是暴跳如雷,当下就要斩杀袁绍。李儒赶忙劝道:“太尉不可,袁本初四世三公,朝野声望甚高,斩之,于太尉不利,将军三思。”

袁绍见董卓犹豫不决,手拿宝剑,向百官辞别,而后出东门,直奔冀州而去。

袁绍走后,董卓对袁隗说道:“你的侄子很是无礼,杂家看在你的面子上,才放他离去,废帝之事,你以为如何?”

太傅袁隗赶忙说道:“一切唯太尉是从。”

董卓扫视一眼群臣说道:“敢有异议者,军法从事。”

百官骇然,纷纷跪拜,大呼:“一听尊命。”

众人散去,董卓问李儒,说道:“袁绍此时离去,八成要反,杂家要怎么处置他?”

李儒说道:“袁绍忿忿而去,必定要反,况且,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倘若聚集英雄谋士,起兵造反,山东之地势必不能被太尉掌握。不如赦免他,封他为一郡太守,则袁绍必定大喜,并感谢太尉赦免其罪,那么山东之地,就可太平无事。”

董卓想想说道:“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随后下令封袁绍为渤海太守。

九月中旬,董卓请少帝召开朝会。董卓持剑入朝,对着群臣说道:“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策文一道,念于众人。”说着看了李儒一眼。

李儒会意,大声念道:

“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李儒读完,董卓命令左右侍卫搀扶少帝下殿,跪在北面,叩头称臣。又将何太后押回后宫。

少帝和群臣顿时痛哭不已。尚书丁管忽然起身,冲着董卓大骂:“贼臣董卓,敢行不忠之事,吾必定血溅朝堂。”说着将手中的象简砸向董卓。董卓大怒,命令侍卫将其拖出午门斩首示众。

董卓随后请刘协继位,群臣朝贺。随后,董卓命令将弘农王刘辩和帝妃唐氏囚禁于永安宫,封锁宫门,不准群臣拜见。

刘协继位,年仅九岁,改元初平。封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嚣张无比。

再说,弘农王刘辩,自打被囚入永安宫后,用度、饮食日渐减少,不禁暗自愁伤,日日买醉,有一日竟然失口大骂董卓。后被侍卫告知董卓,董卓大怒,命李儒带人赐死刘辩。

李儒带人来到永安宫门前,示意两名侍卫入内,自己确是在宫外等候。敢情李儒也不想背上弑君之名。两名侍卫入内,告知刘辩,要他和皇后唐氏双双自刎,刘辩随即和唐氏痛哭不已,两名亲兵看了,心中不忍,毕竟谁也不想背上弑君之名。刘辩见此哀求亲兵,说道:“朕不想死,望两位壮士行行好,饶我一命,日后哪怕做个庶民也好啊!”说完又是痛哭不止。

两名侍卫,你看我,我看你,手里拿着长剑硬是下不去手,随后两人商议,决定处死唐氏,并且找一个与刘辩体型相似的太监处死,之后焚烧永安宫,借机放刘辩离去,他二人也好交差,就说刘辩死后,为防群臣激愤,做出不慎失火,刘辩烧死的假象。

二人处理完尸首,杀光宫内太监宫女,之后焚烧永安宫,出宫门,向李儒复命。李儒听他俩汇报完,命人又将两名侍卫灭口,之后带人离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