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经过建设部半年的努力,山的所有房子都休整了一遍,该拆的拆,该盖的盖,所有人都住上了新房子。

农业部的这一茬秋粮也下来了,可能跟职业有关吧!自从让专人来整理这些田地,今年的秋粮都比往年多打了三成。

教育部从县城和泾阳县高薪聘请了十几位职业教师,对孩子们进行了系统的新式教育,偶尔也对所有军事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扫盲,建临时脱盲班。

商务部的发展也很顺利,刘子光已经带着家人出山了,坐镇西安,山上产的粮食,各种山货,还有赤铜和生铁都是稀缺物,

当初打老虎崖,说是为了粮食,其实还是为了大财,要知道就那么点粮食才四车,他才不会去了,不过也给山上剩了一个月的口粮,

特别是他们的赤铜有人大量收购,刘子光也没在意,他一直也没对这个上过心,反正山上到处都是,都成了山上的第二大收入。要不是真心运输困难,这就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

其他各部门都有所发展,都各司其职,一切都很顺利。

除了教育部给这些小兵们上文化课,最近刘十三也加了节政治课,主要是讲世界格局和现下的国内形式,这些兵们第一次听到这些,都觉得挺新奇的。慢慢的就绕到了自身生存上来。

国内势力复杂,各处都是战乱,只能自己拥有武装才能保护自己,发展自己,不知不觉,这些人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为了一口饭吃为了打家劫舍而存在,而是为了山寨的发展,为了保护山上的所有人能活下去,不受外人欺负。

刘子光的生意已经步入了正轨,原来在外的山寨人大多已经被召回了,除了四个保卫部和两个财务部的人员,其他看店和看生意的都是雇佣的外人,货物是由军事处三个战斗连队轮休的连队来送。

四个保卫部的人员是一个月一轮换,财务部的人员是长期驻守,只需要把账本交给保卫部的人带回就行。

从外面撤回的人里,年轻人就再也没见过去哪里了。只有上了年纪的人回来继续在山上的商务部和财务部打下手。

半年前把刘十三砍晕的猴子本名叫丁三,他早在半年前就被刘十三打发出去了,因为他不但是单身还是没有亲人的,所以少了这么个人也没人打听过,丁三是刘子光捡回来的,养了十几年了,绝对信任,

丁三被任命为保密部的处长,不过这个保密部不在山上,除了刘子光知道还有这么个部门,其他人都不知道。

老虎崖已经废了是没错,就连寨门和寨墙都被烧了,丁三就和自己的手下就住在上面,这半年来除了小动物来打扰,一直很安静。

慢慢抽调回来的这些人虽然很复杂,这也是正想要的,为了方便渗透。就这半年的功夫,已经有几个人渗透进了政府机关,甚至保安团。保密部的预算是所有部门里最高的,就是收买各处有用人员和训练这些人员。

所有人的花名册在刘十三手里,丁三拿的是副册。给丁三下的命令就是撒网,撒大网,不止周边,要去泾阳,甚至西安,甚至国。

这是一个长远目标。近的目标就是要求县城的所有风吹草动都要知道,哪怕是徐云清的房事是几点的。(搞笑下,相信以后绝对可以。)

用的骨干都是非常可靠的,雇佣和收买的人都是只知道丁三,不知道后面的人,哪怕是丁三折了,也能找到下线。

因为保密部的骨干都是后山嫡系,每天都会有人向山上送消息。

别的山寨当家都是拿山寨当自己的用,刘十三的出发点都是山寨都是集体,这让很多人觉得亲切,自己的山寨,自己的家。

刘十三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兔儿岭居然没有骑兵,他一直组建一个骑兵队,兔儿岭的马都是驮马,只有两匹可以勉强的跑远路。队伍的机动性太差了,最少也应该给保卫部的二十几号人每人配一匹。

他让丁三已经四处打探了,一直没有消息,就是小钢炮都弄回来两门,虽然炮弹只有不到十发,就是这军马没有下落。县保安团也就只有两匹,其他的也是驮马跑近路还行,远了做机动,差了去了。

前场还是有点小了,还好一直有一个连值班,一个连偶尔去送货,场地一直常驻的只有一个连训练。这要是三个放一起,就显的有点紧张。

兔儿岭的耕地不能动,鱼塘不能动,山林虽然大,没有几亩平地。

经过各部长们的几次会议,决定拆了前院的所有住所,往后山迁移。后山的靠边的原有住所部打通,做军营和集体住所。

所有带家带户的往山上迁移,山上没有大的平地,小块平地还是很多的,整理一下还是很幽静的。所有住户点都用小路连接,路都用山上产的青石铺起来。

后场本来也不小,被各部长的办公地点给占了一些,后面伙房又占了一些,现在除了靠边的和中间较大的房屋有所保留,其他小的拆,伙房的大房子继续拉长前后伙房合一。

等把后山以前的住所拆完,这后场就变大了,比前场还大很几倍。等山脚的营房建好了,再把横在中间的这几个大房子一拆,就是一个超级大的军演场。

前场后场的过道被用青石彻底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