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去,不出意料地看见了站在龙榻之旁被两个宫人伺候着穿戴整齐的皇帝,还有在床上已经奄奄一息的年轻男子。
&ep;&ep;龙榻明黄色的布料上染着一抹可怖的鲜红,()却几乎染满了那个男子全身。饶是见惯了宫中风雨的玉鸿才,瞳孔也紧缩了一下。
&ep;&ep;不过凌承并没有看玉公公的脸色,他只顾着迈步朝外走去,临走到门口,才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冲着玉鸿才扬了扬下巴,指着床榻上昏迷的李吟商道:
&ep;&ep;“把这个,收拾收拾,几日后小满,该送到哪里还是给朕准时送去,戏既然开始了就要做足全场。也叫我那位皇兄看看,什么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ep;&ep;“是,陛下。”玉鸿才低眉顺眼,恭恭敬敬地伏地叩首。
&ep;&ep;◎◎◎
&ep;&ep;江俊到达兰阳地境的时候,已经四月廿七,小满刚过,夏熟谷粒初始灌浆。
&ep;&ep;岁锦那场“夺走他性命”的大火已经过去五天,江俊随卫五取道水路,自阳河北上到了凤渡,然后到达此处。
&ep;&ep;兰阳地处祭龙山与羽城之间,是北方六承宣布政使司中较大的一个郡。此地多广袤平原,又处于阳河与烟波江交汇处,因而物产丰饶、岁有余粮,在北方的崇山峻岭中显得尤为珍贵。
&ep;&ep;此刻正值农时,然而一路走来,令江俊惊讶的是:兰阳郡外有万顷良田,此刻田地当中却鲜有农人忙碌,而且连片的田地遭到破坏,绿油油的稻子东倒西歪,还有不少农具落在其中。
&ep;&ep;“这是……?”江俊蹙眉,“难道发生暴|乱?”
&ep;&ep;卫五摇摇头,眼眸一转却看见了田边不远处的一个义塾正在被官府的人贴上封条,几个农妇带着孩子在旁吵嚷、哭闹着什么。
&ep;&ep;“过去看看?”他这么一动,江俊自然也顺着他的视线看到了那个挂有“张氏义塾”牌匾的地方,不等卫五同意便率先走了过去。
&ep;&ep;义塾是地方大户私人出资或几人一起建立的免费公学,供穷苦人家请不起教书先生的穷孩子读书,以期每年春闱、秋闱的时候能够一举改变命运。
&ep;&ep;地方豪强富贵之家喜建义塾,倒不是纯粹为了“兼济天下”的圣人之道,而是这些穷苦子弟一旦高中、入了仕途,自然对他们这些“恩人”感激不尽,他们在朝自然也就有了“自己人”。
&ep;&ep;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也是名利双收的好手段,所以各个承宣布政使司和郡县内,都有大大小小的这类义塾。
&ep;&ep;“官爷,您行行好,求您给钦差大人说说,这案子定然是查错了!”
&ep;&ep;等走近了,江俊和卫五就听见其中一个农妇恳切地朝在贴封条的官兵说着,她才说完,她身后的另外几个妇人也点头:
&ep;&ep;“张大户是个好人,绝不会贪赃枉法,若非是他出资建立这间义塾,小虎他们根本没办法念书,他这样好性儿的人,怎么可能做那些坏事呢,定是冤了——”
&ep;&ep;“就是、就是,大人你们行行好,求那位官老爷重新查这案子,将张大户放出来吧?”
&ep;&ep;许是被妇人求得烦了,官兵狠狠地推了她们一把:“去去去!钦差大人是我们能见到的吗?!何况朝廷里头既然派了人来,我们听大人的话办事,管不了你们这许多!”
&ep;&ep;“可是大人……”
&ep;&ep;“退下!”那官兵抽了刀出来,“你们若是再无理取闹,休怪本官无情!抓你们一道下狱去!还不快些让开!莫妨碍公务!”
&ep;&ep;见了明晃晃的刀子,农妇们怯了,她们一后退,那几个官兵便立刻转身骂骂咧咧地离去了。剩下几个农妇绝望地看着被挂上了封条的义塾,还有身边扁着小嘴在哭泣的孩子。
&ep;&ep;江俊和卫五对视一眼,江俊便上前去打听。才知道:
&ep;&ep;这里的义塾是兰阳一个张姓地主建起来的,这个张大户说是地主,其实也是个读过几本书中了举人的,一心想着要在乡里养几个孩子读书读出个名堂来,算得上是个好人。
&ep;&ep;但是不知为何,几日前兰阳突然来了个钦差,二话不说就将兰阳的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司给抓捕下狱,说他们贪赃枉法、偷取国家钱粮。
&ep;&ep;“那罗飞和童兴确实是两个狗官!每年不知要收我们多少税,口粮要钱、库子要钱,拜个菩萨还要钱,真不个是东西!”农妇恨恨地抱怨了两句,但又满脸忧虑,“但、张大户素来不和他们来往,怎么、怎么可能会牵扯在其中,肯定是查错了!”
&ep;&ep;罗飞、童兴?
&ep;&ep;江俊一愣,这难道是原书中记载的乾康八年三月的那个贪污大案?
&ep;&ep;——内御史侍郎吕浩,状告兰阳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官员与户部尚书鲍方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