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还请老丈赐教。”
老人笑笑:“想知道?那你有没有胆量跟着我?”
从小身体病弱,知道活不长,早就看破生死,哪里会怕?
于是,他拍拍胸口:“自然有。”
老者哈哈一笑,抚着雪白的长须道:“说来话长,不如慢慢聊。”说完,挥了挥手,将刘丰带离地面,来到百丈高的山顶楼阁处。
丛丛叠叠的楼阁隐在云霞间,云雾缭绕,恍如仙境。然而这些并不能让刘丰放心,因为他始终记得那句古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老人招呼刘丰在一处周围遍植香草芝兰的亭子里坐下,还拿出鲜果香茗殷勤款待。
尽管如此,刘丰心底仍然惴惴不安。连什么是‘经香’也想不起来问了。好在,那老者侃侃而谈,不等刘丰问起,就讲起了经香阁的来历。
“孔圣人删定经书,可谓垂教万年,大义微言,递相授受。
汉代的儒者,去古未远,主要做阐释注解的工作,基本上还能够窥见先圣之心。且当时人心尚淳朴安分,还没有培植党羽争名夺利的习气,惟各传师说,笃溯渊源。
到了唐朝,这种良好的风气也没有变。
北宋时期,确定了注疏十三部,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周礼》、《礼仪》、《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榖梁传》。这为先圣所嘉许。
大儒们担心新学说日日兴盛,儒家经典学说将渐渐失传,就建立了这个经阁来收藏它。”
说着,老人站起身来,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抚着胡须,款款走到一排排屋宇前,刘丰不由自主地跟上。
老者指着屋宇一一介绍道:
“中间那里放着的是初刻本,用五色玉做匣子,以尊圣教。配上历代官刻的本子,用白玉做匣子,以诏帝王表章之功,放在南面。左右则是各家私刻的本子。每一本刻好,就会取初印精好的按时代次序收入阁中,用青玉做匣子,以奖励专研古籍的勤劳,全都放在东西面。那里还配着珊瑚书签,黄金锁匙。
东西两边廊屋,用沉檀做几,锦绣做垫,各位大儒的神灵每年来巡视一次,若一起前来,就会依次坐在这阁里。
后面三排屋子,则收藏唐以前诸儒解释经书义理之书,逐套编列,收入一库。
此外,虽着述等身,声华盖代,全部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这也是先圣们的决定。”
刘丰听他介绍,望着那丛丛屋宇及一排排装满的书籍,不住点头,颇有些眼花缭乱之感。
老人转身看刘丰一眼,微笑道:“这些典籍,每到子刻午刻,一字一句,皆发浓香,所以题名为经香。因为一元旋转,二气交融,阴气起于午时的正中,阳气生于子时的夜半,圣人之心与天地相通,大儒们阐发圣人的义理,其精奥也与天地相通,所以交互感应。但必须是能传承儒学的人才能闻到,他人则不能。”
刘丰点头表示明白。
那老者似叹息似自语:“后世儒者对这十三部经书态度各异,有的夜以继日,钻研敬仰终身;有的审视苛刻,百般抨击。究其原因,是因各自资质器量不同。”
刘丰不由好奇地问:“老丈说闻到经香,莫非是我身上的?”’
老者微微笑道:“你四世之前是刻字工,曾亲手刻印了半部周礼,故而身上有残留的经香在,而正是这香味做引,我才能找到你,带你参观这里,并以茶果款待。”
刘丰连连称奇,又问:“莫非您能看到每个人的前世?”
老者摇摇头:“只能看到传承儒学的人。”
刘丰就这样跟着老者参观了整个经香阁,真是好大一片楼阁廊屋。
离开的时候,老者殷切地道:“希望你日后善自珍重,好好研学,这个地方有缘才能来,极其不容易。”
刘丰连连点头,一时竟恋恋不舍起来。
老者挥了挥衣袖,又带刘丰回到了来时的那处石壁。
刘丰迈出一步,回头再看,只有万峰耸立直插云霄,四周幽深寂静,哪里还有楼阁人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