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ep;&ep;“这……”李晔的转折,让众人下了一跳,大家都不知道李晔是什么意思。

&ep;&ep;“陛下,我等方外之人,对治国之道不甚了解。陛下如有励精之心,大可想诸位宰相朝臣询问。”作为皇家经藏寺庙的西明寺主持替大伙问道。

&ep;&ep;“朕知道,你们专心佛法,所以才召集诸位高僧前来请教。”

&ep;&ep;众人见李晔一直不说自己的真实想法,选择沉默以对。

&ep;&ep;“也是,你们都是虔诚的信徒,对佛法、教规之外的事务不了解也是应该的,是朕想当然了。但是之前朕说的先帝法事一事诸位不会推辞吧?”

&ep;&ep;“分内之事,自当竭尽所能。”

&ep;&ep;“好,那诸位就回去准备吧。”说着,李晔让王金将众人带出去。

&ep;&ep;出了大殿,诸位方丈、观主、教宗都是一脸懵圈,大家三五成群地聊着出了太极宫。

&ep;&ep;“你说陛下召集那些僧侣,就真的是为了给先帝做法事?”杨复恭拿着李晔在甘露殿的谈话记录,一时搞不清李晔的真实目的所在。

&ep;&ep;“太尉,陛下一共就在甘露殿待了一炷香的时间,而且全程都有人跟着,外臣确实看不出有什么不妥之处。”徐彦若作为杨复恭在外朝的盟友,此时二人正在仔细研究李晔召集僧侣的意图。

&ep;&ep;“算了,还是咱家亲自去试探一下。”说着,杨复恭拿出司天监选定的日期。

&ep;&ep;“太尉高明。”徐彦若奉承道。

&ep;&ep;“陛下,司天监选了你个日子,请陛下定夺。”杨复恭来到御书房,拿出一封奏折,双手递上。

&ep;&ep;“金吾,还是你办事让朕通泰,快呈上来。”李晔似乎对杨复恭未经通报直入御书房一点没放在心上。

&ep;&ep;杨复恭将奏折递给王金,退到一旁。

&ep;&ep;李晔却没有急于看奏折,而是很不满地看着王金。

&ep;&ep;王金被李晔盯的有点不自在。

&ep;&ep;“给金吾赐座。”李晔无奈地说道。

&ep;&ep;“金吾勿怪。”

&ep;&ep;“陛下言重了。过些时日奴婢给您换一批调教好的奴才。”

&ep;&ep;“算了,毕竟是跟随朕多年的,朕慢慢调教就是,不过上次行宫发生点事,倒是有些奴婢走失了,你看看身边有何用的,给朕派几个过去。”

&ep;&ep;李晔说完,打开奏折看起来。

&ep;&ep;果然术业有专攻,司天监挑了三个日子备选,每个日期之后都有详细的注释,说明选择的理由。

&ep;&ep;“就定在七月初二吧。”李晔选了一个最近的日子,他不想在长安停留过多的时间。

&ep;&ep;本来李晔想三五天就回去,没想到会如此繁琐,索性就开始慢慢布局,为以后回长安打基础。

&ep;&ep;这段时间,李晔暗地里不断在各个衙门安插羽卫的人,虽然都是一些门房、守卫之类微不足道的职位,但作为长久布局的一部分,李晔没准备羽卫现在就发挥作用。

&ep;&ep;这段时间,李晔发现无论是薛康、赵继明还是田五征,都是很不错的人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已经能够。

&ep;&ep;这段时间,何皇后通过手帕外交,将自己在蓝田纺的绸缎赐给一些大臣和皇族的妻室,和她们建立了不错的关系,也得到了一些消息,虽然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消息,但也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ep;&ep;最重要的是,李晔这段时间对朝堂诸多势力有了一个大体的掌握,不再如之前一样,靠着稀薄的历史知识摸着石头过河了。

&ep;&ep;他现在对整个朝堂认识就是,以孔纬、杜让能为首的忠君集团,对大唐还抱有希望,希望能够重振大唐雄风。李保现在是皇族隐形首领,暗中不断积蓄力量,不过收效甚微。韦昭度、崔召纬、徐彦若等人,或是背靠藩镇或是投靠宦官集团,为自己上位做准备,完全不顾及朝廷。

&ep;&ep;现在李晔不仅要面对朝堂纷争,还有来自宦官集团的操控,更是要时刻应对藩镇威胁。他现在最紧迫的是如何掌握足够震慑朝堂的力量,所以他现在急迫地要回蓝田。

&ep;&ep;次日一早,李晔极不情愿地来到太极宫大殿。没办法,要宣布先皇入陵的日子,不去不行啊。

&ep;&ep;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李晔让王金上朝就直接宣布于五月初二日,护送先帝灵柩入陵。

&ep;&ep;“陛下,臣有本奏。”就在李晔准备退朝的时候,孔纬出班道。

&ep;&ep;“呈上来。”李晔重新做好,没办法,宰相的面子还是得给的。

&ep;&ep;“陛下,先帝陵寝修建尚需完善,如此急于入陵有失礼制。”

&ep;&ep;“孔相,先帝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