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位于杭州西郊,旧时又称武林水、西子湖、钱塘湖。宋人苏轼在西湖任职期间,治理水患,为后人留下的苏堤,可谓是政绩斐然,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他所建的水堤命名为苏堤,还在起始处立了一处石碑,正面记载他的功绩,背面上还题写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相关诗句,凡是到此地游玩读书之人,必会诵念几遍,追悼东坡这个旷古烁今的大文豪。
这天,西湖的苏堤上,来了一对母子俩,少年谈笑风生,英气豪发;少妇则是若有所思,显得心事重重。此二人正是官道上坐在车上的那对母子,女的便是郑萼,少年自然是曾齐云。尽管曾齐云在读过不少有关东坡的文章,但初临圣地,饱览完石碑上对东坡功绩的追溯,敬仰之情还是油然而生。只听的他对身后的少妇说道:“娘亲,你看苏轼将西湖的美景,比作沉鱼落雁的西施,以景喻人,可真是奇妙得很啊。”
邓萼说道:“苏东坡的想象可谓是纵横稗阔,读他的‘大江东去’足见他豪爽,读他的‘十年生死’则见其委约,西湖的‘西子’之名便是起于他了。”曾齐云听她说的精彩,不过兴致却不是很高,似乎路上邂逅了那些怪人,便是如此了,大感无趣。他建议道:“不如我们去白堤看看吧,白香山的诗我最爱读了。”少妇点了点头,母子相偕前往白提。
二人饱览大大小小的风景,曾齐云初到杭州,见到这么多美景,心旷神怡,更加的流连忘返。又先后去过灵隐寺,六和塔,以及栖霞岭下的岳王庙。令曾齐云印象最深的是岳王庙忠烈祠内,岳武穆身穿盔甲蟒袍,按剑而坐,栩栩如生的塑像……
终于在第三天,整个西湖的景致几近都给二人逛遍了,郑萼才对曾齐云说道:“云儿,我去会一位老朋友,你留在此处多玩几天,到时别忘了去客栈找你曾伯。”邓萼正要去赴梅庄之约,不想让曾齐云掺和,故有此说。
曾齐云好奇心重,说道:“母亲一定是去找那些怪人了,我也要去,顺带开开眼界。”少妇一想的确如此,便说道:“那我就带你去看看,要注意礼节,不可弄出笑话。”
曾齐云大为雀跃,紧跟在母亲母亲身后。只见郑萼沿着弯弯曲曲的小道前行,盏茶的工夫,来到了一座绿树掩映,红花遍地的大宅院子之前。曾齐云回顾了一下四周的景物,除了欣欣向荣的花草外,还有一些干巴巴的梅树。小道的尽头乃是一个朱红色的大门,气象宏伟,井严有度。门上的匾额上镶嵌着“梅庄”两个镏金大字,熠熠生辉,曾齐云怎么也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有这么宏伟的庄院……
张小宝背负着林平之,按着原路返回。林平之乃是兵行险招,看起来二人重回地牢,危机重重,其实却不尽然。江湖之中,以魔教的势力最为庞大,遍布各地,再者一些正道人士,自命不凡,见有利可图,必会如蚁附膻,如若知道了林平之的行踪,不管他是走水路,还是旱路,必会被知觉,难以遁形。退藏梅庄,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反倒是安的多了。
张小宝回到梅庄之时,已经是二更天了。只见他背负着林平之,纵身一跃跳过了院墙。寻常人士若是看到张小宝这般年纪,便有如此身手,必会惊叹不已。不过在林平之的眼中,也只是勉强凑合。
张小宝左拐有拐,竟对诺大的梅庄甚是熟悉。转眼间,他来到了后院,穿过了一个月型的门洞,往前走几步,进入了一间石屋之中。内室里有一张床,他掀开床板,拉开了地道的入口,先将林平之放了下去,自己接着跟上。林平之知道回到地牢之中,自己才有一线生机,别无他选,这才主动提出,若按的常人,即使是想到次节,迫他回到地牢已是万难。
地底之中一切照旧,二人轻车熟路,不一会就到了地底的囚室。
六月天甚是炎热,即便是坐在树阴下纹丝不动,也会汗流浃背,不过囚室是在西湖的湖底,地牢之中甚是清凉,张小宝之前的一身恶汗,到了此地后便止歇了。若不是误用作牢房,夏天实是避暑得胜地!至于冬天,有了整湖水的涵养,此间温度堪比春秋,身穿短袖也不会嫌冷。实是纳凉福地,避寒洞天。
林平之坐在一丈见方的石牢之中,嘴里发出喋喋的怪笑声,张小宝乍听起来,再配合他无比扭曲的表情,诡异之处实是难以形容,那滋味仿佛置自己于冰窖之中,不由得机灵灵打了个寒战。他一心只想离林平之远点,开口说道:“师叔稍坐,我到上面打探些情况。”说罢不等林平之交代,径直的来到了入口之处。
张小宝推开床板,从屋内踱到了门口处,听了一会外面的动静。此时庄内灯火通明,远处偶尔传来沙沙的脚步声,步速一致,想必是一些高手。尽管情势甚危,但一想到这些人都是自己引来的,张小宝还是面露得色。
这时,远处处传来了呼喊之声,张小宝因为离的太远,加之内力不足,断续之间,听不太真切。他因惧怕林平之,就在此多呆了一会。
与此同时,在梅庄的正厅之中,一个嗓门颇大的声音道:“大哥,犯人逃跑也有一天了,方圆几十里都已经搜遍了,还是一无所获,到底如何是好。”说话之人不住地捋自己的长髯,脸上布满焦躁之情,正是丹青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