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张略的肚子咕咕叫。
负责后勤的是伍长廖纯是青州千乘郡人,是比较早跟随太平道的一位。也算张略麾下的“青州老兄弟”的范畴。他并没有什么惊人的才华,却有一项在张略看来很了不起的能耐,那就是做事很按部就班。若是交代廖纯做什么,他就会不声不响的给做了。
后勤部门要负责做饭,张略醒来的时候,饭菜的香味就飘进了屋内。将近一天没吃饭,只是闻到味道,张略就觉得胃口大开。
缴获上缴公库固然是太平道的规矩,而张略他们也不会傻到真的一点不留的上缴。张略偷偷命令兄弟们藏了些食盐与豆子,至于肉干,更是要藏好。而张略交代过廖纯,回到城内之后就不要做肉干饭。此时张略也没有闻到肉香味。
“队率,我们见你睡的香,也没敢叫你。饭给你留下了。”与裴元绍等人坐在一起聊天的卞喜看张略醒来,用带着疲惫的声音说道。
“嗯!”张略爬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出去后就见灶台旁放了七八份饭菜。部队里面一个人一份饭菜,看来自己还不是起来的最晚的。
狼吞虎咽的把饭菜吃完,张略立刻回到屋里,“老裴,阿卞!你们两个跟着我去领新兵。”
卞喜一愣,倒是裴元绍反应的很快,“队率,你升官啦?”
张略笑了笑,“我已经升了曲长,这马上就要领新兵。你们两个跟我一起走。”
裴元绍与卞喜原本坐在地上的草铺上,听到这话,他们两人一骨碌爬起来。裴元绍立刻嚷道:“这次的兵里可是咱们青州老兄弟?”
卞喜也是两眼放光,这些天以来,他对张梁麾下的“青州老兄弟”的理解是越来越深,因为张梁是靠青州传教起家的。他今天与裴元绍睡醒之后聊了一阵,更是聊清楚了不少事情。
在裴元绍的描述中,队率张略加入太平道之前就是青州当地著名的少年好汉,自幼就习武,到现在可以说是身经百战。起事之后在青州更是当地以少量精锐部队大败豪强地主武装,甚至打败郡国兵,那不过是家常便饭。
听了这些后,卞喜算是明白了张略和“老黄巾”战士们为啥能够如此骁勇善战。他们并非是现在才变得骁勇善战,而是因为他们骁勇善战,才最终选择加入起来造反的太平道。
所以跟着张略一起出去接收新兵的时候,卞喜一个劲的请张略教授武功。张略自然是不会拒绝,不过看着卞喜那抓耳挠腮的兴奋模样,张略心中并没有特别得意的感觉。
在张略看来,自己这身功夫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夸耀的事情。之所以能够练到轻松杀人的程度,背后自然是有着艰辛的故事。
除了自己前世18岁入伍干到上士,在部队里练了十几年;其二,就是原来的张略是个少年好汉,自幼习武,爱打抱不平,实战经验丰富。
至于打谁?自然是地主豪强!
后世不断总结东汉灭亡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皇帝无能导致国家走向灭亡、也有人说是黄巾起义动摇了国家统治、还有人说是因为董卓霍乱朝纲导致的。众说纷纭!
首先皇帝昏庸这件事确实是可以影响到国家的,但是除非特别昏庸否则不至于亡国,而且把事情归结到黄巾起义上也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会出现黄巾起义?否则镇压一个黄巾起义之后还会有蓝巾起义、白巾起义,农民起义是不可避免的,要解决农民起义绝对不能靠杀戮。
张略回忆自己在士官学校进修的时候军史课上,导师讲过的:
从庄园经济的形成上来分析东汉为什么灭亡,那么什么是庄园经济,以及庄园经济的影响。
立国之本亦是亡国之因
东汉是建立在王莽新朝尸体上的政权,而在两大政权交替之际豪强地主的选择尤为重要,为什么豪强地主会选择东汉?本质上的原因就是两大政权对待豪强地主的态度完不同。
王莽新朝为了避免土地兼并大搞土地改革,具体内容就是将土地部收归国有,恢复以往的“井田制”,并且根据人口重新划分土地。对于这一政策不同阶级的人有不同的反应,首先黎明百姓可以通过这一政策获得土地,所以是纷纷叫好;但是对于豪强地主来说,国家会通过这一政策收走自己多余的土地,所以豪强地主积极反对。因此在政策颁布之后豪强地主积极造反,最终迫于压力王莽收回了这一政策。
王莽的教训被刘秀吸收到了,因此刘秀在起义时并没有针对豪强地主,反而是大力拉拢豪强地主。这两个人的态度就决定了豪强地主的选择,如果选择王莽,那么自己的土地有被收回的可能,自己的损失就大了。反观刘秀就没有这个做法,选择刘秀也没有损失土地的风险。
在当时豪强地主掌握大量的土地、人口、生产资料,他们的选择完可以影响一个政权的兴衰。最后豪强地主选择了刘秀,因此很多人说刘秀的东汉政权实际上就是豪强地主的代言人。不过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又对豪强地主下手,史称“度田”政策,这是双方互相妥协的一个产物。
“度田”政策主要内容就是重新丈量土地、核对人口。但是光武帝并没有通过此政策打击豪强地主,反而是变相承认豪强地主的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