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自打进了腊月,王夫人便遣人来替元春向两位嬷嬷告假,说是元春身上有些不好,每三日才过来一晌。何嬷嬷兀自有些不平,背地里和朱嬷嬷发牢骚:“当初千求万求的请咱们来,咱们来了,她们家反倒摆起谱来了,这叫什么事!”
&ep;&ep;朱嬷嬷劝她:“咱们吃吃喝喝的,不干活还不好?”
&ep;&ep;何嬷嬷嗤笑:“原来的主家可不敢这样,咱们从宫里熬出来,到谁家不高看一眼,只她们家,真把咱们当成奶妈子使唤了。”又朝西厢房她自己的屋子撇嘴,“我是没进过其他侯府伯府的,但原来那家也是正四品的清贵人家,规矩那是顶顶好的,可你比比这个府里,丫头的款儿比我还大!老姐姐你不知道,我头天来的时候真是扭头就走的心都有了,那屋里,被褥一股子潮味儿,漱盂香炉都不齐全,连口热水都得我开口去说,我只不信,她伺候她家主子也敢这么着!”
&ep;&ep;朱嬷嬷但笑不语,心道你老人家倒是拿脚走人呐,还不是看这荣国府赏银多。为着这点子银钱,什么话都敢往外头说,再小的常在答应,那日后也是这府里大姑娘头顶上的主子,叨叨那些小话儿,让那贾大姑娘还没进宫心里头就看不上那些小主儿,于人家有什么好处!这不是害人吗。
&ep;&ep;“你也是个劳碌命,老绣这些劳什子做什么。”何嬷嬷见朱嬷嬷手里针线活不停,有些看不上。要她说,好不容易遇到个手松的主家,就得趁这机会,在荣国府里狠狠捞一把。她们这些放出宫的嬷嬷,不比那些宫女还能嫁人生子,没有夫家孩子,那钱财就是她们后半辈子的倚靠。
&ep;&ep;“我是绣娘出身,做惯了,一日不做点绣活就难受。”朱嬷嬷笑着给何嬷嬷倒茶吃,“你尝尝这个玉屏风茶,是我屋里的绣丫头熬得,天冷喝上一壶,不会伤风受凉。”
&ep;&ep;何嬷嬷咂咂嘴,药茶下肚,腹中果然暖呼呼的,不免艳羡道:“平平都是丫头,我屋里那个听说还是当家太太调理出来的,比你这个可真差远了。”
&ep;&ep;朱绣正坐在落地罩里练习劈线,她已经能劈十六丝了,正学着绣水纹。她见过朱嬷嬷手中丝线能劈出六十四丝,绣的仕女图像是活过来一般,能有这样好运道学人家的技艺,可不得下死力气。这会子听到外头何嬷嬷碎语,心说,朱嬷嬷待我也不像主仆啊,比师徒也差不离了。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都是处出来的情谊。
&ep;&ep;却不妨忽听到何嬷嬷压低声音,暧昧道:“老姐姐,你可知道,这家里的大姑娘不是病了才不来的,是她们家那位王夫人,不知听了谁的教唆,暗地里请来个瘦马出身的红倌人教导闺女,唉哟哟,还是大家子呢,羞不羞呢。”
&ep;&ep;作者有话要说: 注:本章两个方子改编自《中医香疗学》,大家看看就好,切勿代入现实,文内一切医学相关内容都是在胡说八道。
&ep;&ep;第12章糊涂人
&ep;&ep;嘶!听到这话的朱绣一个恍神,就被丝线绞红了手指尖。
&ep;&ep;朱嬷嬷手上针线一顿,就听何嬷嬷兴致勃勃地说:“老姐姐,你甭不信,她们家倒是想瞒着咱们,谁知道就那么巧被我看见王太太那个姓周的陪房,领着个女人从后门鬼鬼祟祟的进来。”
&ep;&ep;“这话怎么说?这等事做就得机密,怎么正巧叫你看见?”
&ep;&ep;哪里是赶巧,分明是你盯着人家呢。朱嬷嬷心道,也不赖这何嬷嬷,荣国府的银子的确是好赚,在那位老太太跟前陪着说会话,就可能得着一匹锦一匹纱的——那位老封君常挂在嘴上的:白收着霉坏了。
&ep;&ep;何嬷嬷一噎,这贾大姑娘不来了,赏的银子物件眼见的就少了,她当然要另寻个巧宗儿再得点子好处。知道这周陪房是当家太太跟前最得脸的,可不得单拿出一双眼盯着么。
&ep;&ep;胡乱含混过去,何嬷嬷又笑接前头话说道:“你知怎的?那女人披着个大斗篷,把脸遮的一丝不露,我还唬了一跳以为撞见什么阴私了呢,结果那女人顾头不顾腚,脚上露出来一双大红色鸳鸯戏水的绣鞋,小脚女人走路一摇一摆的,我一眼就看出来了。老姐姐你想,如今可不是前朝,咱们大庆就不兴女人裹脚那套,除了那些从小养的瘦马,讲究什么弱不禁风、摇摇欲倒,谁会有一双小脚呢?”
&ep;&ep;朱嬷嬷抬起头,这还不算阴私么?遂拧着眉头问:“这可看不出,素日里瞧着那位太太是个端方规矩的人。”以前光知道这位王太太胆子大,如今才知道她还是个糊涂人。
&ep;&ep;何嬷嬷嗤之以鼻:“我说老姐姐也在宫里待了那么多年,人前是人背后是鬼的道理都不知道?怪道人家都说崩了的惠皇后是个贤德人,从来都把自己宫里的人护的紧紧地,现下看老姐姐这模样我倒信了八九分。”那王太太底子里是什么样,我可不信你看不出来,就你在这里熊瞎子学绣花,装什么纯良样子。
&ep;&ep;朱嬷嬷噌的站起身,冷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