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今年的京察,其实康平帝提出的有些仓促,因为女真犯边的那年康平帝已经决定停止本次京察,本以为会暂停五年,没想到康平帝在正旦朝会上又突然提出了,这倒是让一众大臣有一些措手不及了。

过了正月十五,就正式开始准备康平十七年的京察大计了,按照规矩,京察大计由吏部和都察院共同主持。

所以,一众官员们第一次上值后接到的第一道圣旨就是户部左侍郎,东阁大学士,广陵伯林如海升任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主管吏部以及都察院,也算是如今大顺内阁的三把手,仅次于内阁首辅和次辅两个人。

林如海一上任,就立马着手开始开展康平十七年的京察大计。

本次京察,林如海采用贾玦给他的建议,对所有官员发出匿名考察名册,上面可以书写他们所了解的在京所有官员的优缺点。

然后吏部和都察院汇总以后上报给林如海,林如海再送到内阁票拟,内阁会统一对吏部和都察院送上来的在京官员的考核进行审查,对于有不同意见的会重新送回都察院,等所有事情都准备妥当以后,上报康平帝,请康平帝做最终的决定。

即决定官员的去留问题,康平帝决定以后会颁布圣旨,对不合格的官员进行免职处理,且终生不得启用,合格的官员要么选职留用,要么适当提拔。

也正是因为如此,除了宁荣二府那些在朝廷没有担任重要官职的闲散勋贵以外,其他官员,就算是平时再吊儿郎当的,在这个时候一个个也都老实的不行,生怕被林如海新官上任三把火给烧了。

五年一次的京察,对于势力横行的大顺官场来说,无疑是一场更大的政治博弈,京察既能够凸显出一个派系乡党或者一个政治集团在之前五年所取得的成果,也能够决定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这个政治集团在大顺官场里所处的位置。

所以,就算是当朝首辅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给林如海下马威,一是没必要,而嘛就是怕林如海对他所在的官员派系进行政治报复。

林如海上任的第一天,文官武将的各个派系就开始了暗流涌动,大家为的都是能够在未来几年不说得到一个好的位置,最起码能够守住当下的官职,维护住本派官员的利益。

其实,前明最初设立内阁的目的是为了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给皇帝减轻负担,大顺太祖也沿用了这个制度,不过经过这些年的明争暗斗,内阁已经稳稳压制住了下面的六部,独揽大顺朝政。

除了林如海之外,一同参与京察的还有吏部左侍郎沈国毅都察院左都御史吴进明。

这两个人分属首辅与次辅两党,都想通过这次京察,把对方的势力减弱,同样的林如海也需要通过这次京察彻底掌控下面的吏部和都察院,最起码也要让下面的人和自己一个声音。

这些日子里,一些走投无路的官员都已经把礼物送到了宣武侯府上,宣武侯府角门外,送礼的队伍都排到了东平侯府大门口,要是东平侯府也开门的话,估计送礼的人会更多。

倒不是说这些人不敢给林如海送礼,只不过送去了以后连林府的大门都没进去,门子只说是林如海准备搬回祖宅,也就是广陵伯府,如今没有空见人,这些官员也不敢强迫。

至于贾敞和贾玦父子,礼物收的都快手软了,却也没答应任何人任何事,收礼归收礼,做不做的还是他们说了算,况且如此大张旗鼓的收礼恐怕皇城司和锦衣卫也都知道了,所以贾玦再给康平帝的密折里也写到了,这些礼物中的九成会被贾玦派人送到宫里,充实康平帝的内帑。

再给贾玦的回信中,康平帝对贾玦这种大无私奉献的精神大为赞赏。

吏部左侍郎沈国毅首先出手了,在得到首辅的授意之后,沈国毅绕过了林如海,也绕过了内阁,直接把奏折送到了康平帝手里。

林如海知道了以后倒是没说什么毕竟在他的眼里,这次京察之后吏部左侍郎就该换人了,反倒是次辅手底下的一众大臣纷纷上书,说沈国毅坏了规矩,应该重罚。

康平帝也知道朝堂上两党的斗争,他的目的就是通过林如海对朝堂上的文官势力进行整合掌控。

所以对于次辅一派人的控诉,康平帝没有做出回应,至于吏部左侍郎沈国毅的奏折,康平帝也是留中不发。

这次京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察院左都御史吴进明也向康平帝申请,希望能够摆脱以前的惯例,由都察院全权负责京察大计,也被康平帝留中不发了。

宣武侯府。

武威堂。

林如海和贾玦坐在书房中。“岳父,您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转转了。”

“怎么?你这我还不能来了?听说你这些日子收礼收的手都软了?怎么也不见往我府上送送?”

“嘿嘿嘿,岳父,这不是都答应给陛下了吗,再说了给您送过去您也不需要啊!”贾玦连忙开口说道。

“我记得你有一支特别厉害的兵?”林如海看向贾玦。

“能不能查查吴进明和沈国毅,我这边了解到他们不是很干净,但是具体哪里有问题一直也没有查清楚。”

贾玦知道林如海说的是夜不收,也知道林如海肯定是让他家的老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