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陈奶奶,要不您和我们一起住吧!”

望着拄着拐杖,身形佝偻的陈婆婆孤单的倚在院子门口,于小语不忍。

三天前,见完李大壮后,兄妹几人开始考虑救出大哥后的问题。

陈婆婆本来收留他们几个已经够勉强,要是大哥回来,没受伤还好,受了伤得有个地方好好休养,陈婆婆家肯定是不合适的。

陈石阳提议去他家,但他们兄妹四人去谁家都不合适。况且他们也不是牛家村人。

后来决定去平安县城里租个房子,好歹有个落脚处。

于是,陈石阳带着于正竹在县城里找了一天,在城东方向租到了一间屋子。

三百五十文一个月,他们暂且不知道在平安县会生活多久,和房东说好押一个月租金,交一个月租金,以后按月来收租。

于小语惊叹房租的便宜,其实是她还不熟悉古代货币的购买力而已。

……

“傻孩子,奶奶一辈子都住这里,离不得了,呵呵……”陈婆婆笑着道:“走吧,到了地方好早点收拾了,有空回来看奶奶……”

“奶奶,我们肯定回来看您的,您在家好好照顾自己……”

……

兄妹几人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陈婆婆家,虽然只相处了六七天,但他们是真的把陈婆婆当成了奶奶。

现在说再多也没有用,以后多点行动回报这一路帮助他们的人。

……

到了城东的落脚处,几人把驴车赶到院子里。

他们租的这个院落整体是一座一进的房子,主人家从中分出一部分,砌墙隔了开来。

整个院子一分为二,他们租的这一部分只有整座院子的三分之一,大门在房东那边。他们这边另开了小门。

他们便从小门进去,与主家完隔开来,驴车进不来,只能拆了驴车,先把驴子牵进来,然后把板车打竖了抬进来。

整个小院独立性挺强,有三间屋子,一间厨房,两间卧房一大一小。

除了大门小了一点,驴车进不来,还有个缺点便是水井在隔墙房东院子里,好在离宅子百米处有一口古井。只要勤快点,用水不会太困难。

昨天一天于正竹和三弟就来来回回的跑了几趟,从城外的一处丛林里,拖了很多木柴过来。

在厨房和围墙处给驴子搭了一个窝。把柴火剁成整齐的一段段,厨房堆满,剩下的码好堆在墙角避雨处。

受妹妹影响,兄弟两人见不得脏乱不堪。于小语倒没有洁癖。只是家里整洁明亮,心情都不一样。

真正自家当家作主,才会发现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特别是在城里生活,与后世一样,没有基础的,吃穿住行,柴米油盐,样样需要打算。

有了城里的租赁证明,进城出城就不用再缴费了,所以昨天他们才会来来回回的拖了很多柴火,不然还要一文钱一担的买。

虽然钱不多,但能省则省,该花就花。

上午要把家里收拾好,虽然只是临时的。于小语指挥三哥去把厨房里的水缸挑满。接着让二哥把卧房的床铺好。

大间的留给哥哥们睡,小间的就给她自己了,快四岁的于小语就这样开始有了自己的单间,对于独立惯了的她,相当满意。

本来于正竹还不答应,怕妹妹小晚上害怕。妹控的他三眼两语就被妹妹打发了。

两个房间除了各有一张床和一章桌子就没其他了。

他们本来带了两床被子,底下垫的都是石阳叔叔家提供的,从他家弄了两床,还有陈婆婆家那床稻杆编的垫子,都拿了过来。

考虑到等大哥回来,三兄弟睡的会很挤,于是在他们房间用两张木长凳,上面架了几块板子,搭了一张简易的床。

房间里还缺三张垫在稻杆上的毯子和一床棉被。感受过古代冬天的寒冷,靠一张棉被过冬是不可能的。所以还得加几床。

兄妹几人的冬衣也是不够,当时为了考虑轻车从简,好多东西都留在了李家村。

这时于小语不禁抱怨起了手腕柜子的空间太小,不然能多装点衣物了。

用银子摆平了这些缺了的物资,他们的家当又缩了一点水。

十天之约还有三天,这些天出行付钱都是于正竹,深知银钱的重要性,大哥没回来,他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一直捉摸着有什么办法能挣钱。

……

于小语看着二哥苦恼不已,也没有很好办法,目前她对古代的工作了解的也不是很清楚。

她所知道的,古代唯一能有出息的当然是读书,书读的好,考上秀才,考上举人便能衣食无忧。

于是她拿出四十多本书,放在了于正竹手里。

“四丫,你把爹的书都带来啦,你是怎么带过来的”于正竹惊讶的合不了嘴。

“我放在衣服里包着的。二哥,你读书,考秀才,考举人……”

于正竹此时需要方向,需要一个目标。于小语慢慢的引导着。

……

“二哥,还要教我认字,你好久都没教我了。”

“还有三哥,他也好久没学了。”

正在一旁扎马步的于正梅闻言:“妹妹,我不学这些之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