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定国公求见。”
崇祯四年十一月初,正当崇祯还在乾清宫摸鱼......不,是努力办公的时候,王承恩前来禀报道。
“定国公?”
崇祯对于定国公的印象,也就停留在去年老国公徐希去世,其长子徐允桢袭爵上了。
在这之后,崇祯就没有刻意的去关注定国公家的动向。
只不过不管这次徐允桢前来找崇祯是因为什么,对于崇祯来说,倒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让崇祯想起来了一个已经拖了一两年还没有彻底落实的事情——大明军官学院。
之前又是建奴又是草原,早就让崇祯把这件事给抛之脑后了,也就是提到徐允桢的时候,崇祯这才想起来当初三位国公家里面不约而同做出来的决定。
“定国公前来,有什么事?”
崇祯这脸皮,自然是不会因为他放了一两年以前已经做出来决定要将家中子弟送入大明军官学院的勋贵们鸽子这件事有什么愧疚的。。所以他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朝着王承恩问道。
“禀陛下,据定国公禀报,说是魏国公长子有事要求见陛下,所以定国公这才带其前来面见陛下的。”
王承恩这性子,自然是做不出来什么都不清楚就过来打扰崇祯的事情。
不然跪在角落的感觉,是真的不好受啊!
“魏国公?”
“啧啧,大鱼啊!”
崇祯心里面忍不住感慨道。
现如今的魏国公府,说是大明南方勋贵扛把子一点都不为过。
整个南方,没有任何一家能够说自己跟魏国公府平起平坐。
即便同样是国公,在势力、钱粮上,魏国公府都是最靓的那个崽。
现在突然的,魏国公长子来找崇祯了,要说没有什么事纯粹来找皇帝唠闲嗑,崇祯是半点不信的。
而且这次魏国公长子前来,为的肯定也不能是什么小事。
君不见,这次魏国公都联系上了老早就没什么往来的定国公府吗?
放在后世,多年没联系的亲戚突然间的来联系你了,除了有事找你帮忙那就是借钱。
放在明朝,其实也差不离。但魏国公府的体量,自然是不可能跟定国公借钱的。那就只剩下一点,魏国公府这次来找崇祯,所为的事情还不小,以至于还得得拉着自己这北京城的“地头蛇”亲戚一起。
“宣进来吧。”
崇祯对着王承恩说道。
没一会,定国公徐允桢便带着魏国公长子徐文爵(也有作徐允爵的,我个人觉得徐文爵好听点,就用这个了。)走进了乾清宫。
仍旧是一套标准的礼仪流程下来。
“徐爱卿从南京远道而来,所谓何事?”
“回陛下,臣这次进京,乃是家父有事想要上奏。只不过奏章当中难以完全说得清楚,于是命臣前来面见陛下!”
这么一说,崇祯到还真的是有点感兴趣了。
“奏章呢?”
徐文爵闻言,伸手在袖兜当中将奏章抽了出来。
王承恩走了下去,接过奏章,放在崇祯身前。
奏章的开头其实跟现在普遍的奏章差不多。
都是一大堆之乎者也没什么屁用也没什么营养的歌功颂德。
早就被各路臣子磨练出来的崇祯,直接跳过了这些屁话,开始看奏章当中的精髓。
通篇下来,崇祯在奏章上能够了解到的魏国公的意图,也就只有一个。
那便是魏国公府想要掺和进贸易城镇当中,分一杯羹。
当然,奏章里面肯定不能说的那么直白。
奏章当中的意思大致就是,北方这些勋贵们,没有什么好东西,即便是进入贸易城镇当中,仍然只能靠着贩卖崇祯捣鼓出来的镜子、香水、香皂盈利。但这些东西并不能完整的代表大明天朝的富饶。
所以,魏国公府请求皇帝给几个能够进入贸易城镇当中的名额,徐家定然会带着南方的勋贵们,让草原上的蛮子好好的体会体会大明天朝的上国风范,让那些蛮子对我大明心神往之什么的一大堆。
这奏章怎么说呢,说是合理,倒也是挺合理的。
魏国公府看到皇帝弄这么大动作,又是建造钱庄,又是在草原上修建城镇,又是费尽心思弄出来什么天朝币,要是说这贸易城镇在皇帝心里面跟老早之前就在草原上设立的所谓互市一样,那根本就不可能。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帝是要搞一波大的。魏国公府想要趁此机会上皇帝的马车,跟皇帝拉一拉关系,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就连为什么来找定国公,都能有个很好的解释。
那便是魏国公想要通过定国公这个地头蛇,来真正的了解了解皇帝对贸易城镇的态度。
可崇祯不知道为什么,即便是看完了奏章,心里面也仍然觉得。这并不是魏国公的真正意图。
“魏国公能有这番心思,也着实是不愧为我大明的栋梁啊!”
崇祯将手中的奏章一放,说道。
“陛下言重了,家父不过是觉得,这贸易城镇陛下耗费了这样多的心血,最终若是在商品上差强人意,那便真的是一大憾事。”
“家父在送臣北上时曾言,对于那些蛮子来说,陛下的香水、香皂等物固然是他们所求,但精美的绸缎、瓷器,以及最上等的茶叶,更是那群蛮子们日思夜想的名贵物件。”
“这么说来,倒也是有些道理。也罢,朕便从朕在这座贸易城镇中原本的份子里拿出来一半,用来宣扬我大明天朝风范,如何?”
“臣,多谢陛下隆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