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世民万万没想到,在这乡野间偶遇的少年郎,似乎能解开连日萦绕在自己心头的困惑。

是以语气中难得带着一丝兴奋:

“树挪死乃是常理,人挪活又该作何解释?”

敬玄并不知道李世民的身份。

不过从他,以及其余几名老头的反应来看,眼前这名英武的中年人应该不是什么反贼。

其真实身份至少应该是一方大员。

亦或者是某个官员的幕僚也说不定。

“意思就是人不能被眼前的局限性所束缚住手脚,需知道除了周遭的一方天地,外面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敬玄的解释很直白。

李世民稍微一琢磨就听明白了,回头看了看其余几位重臣,见他们也纷纷颔首点头表示赞同。

心中稍定,遂又问道:

“可有先例遵循?”

什么先例不先例的?

在后世老家待不下去了,外出沿海打工不是很正常么,这有什么好遵循的?

即便古代没有改革开放,那也不可能不让老百姓们背井离乡投亲靠友吧?

这就是敬玄想错了。

大唐自立国以来,不但周边外敌环伺,其内部更时常有人造反。

不少州县的百姓经常会因为战乱外出避祸。

甚至有的还逃到了敌对势力的地盘,导致了许多州县人口空虚。

这种情况直到武德七年才稍加缓解。

时任大唐皇帝的李渊下召让各州县重新校对户籍。

并严禁再出现举家迁移等乱像,要求一籍一地。

除非有路引为证,否则,旦违此令者,徒三千里。

在敬玄看来理所应当的事情,李世民却有着难言之隐。

登基还没几年呢,就接二连三的推翻父皇所立下的国策,且不说那帮武德老臣会如何反应,就是自己心里这一关,都有些难以迈过去。

“比如他!”

敬玄指向看起来慈眉善目的宇文士及,说道:

“这老头一看就手无缚鸡之力,你让他去种地,保管两三天就能给累死,可不种怎么办呢?难道等着饿死不成?”

宇文士及听见敬玄拿自己作比喻,而且还张口不离一个死字,气得吹胡子瞪眼!

不知好歹是小东西,哪有这么当人面咒人家死的?

而李世民则随着敬玄的话陷入沉思,种地会累死,不种会饿死,那该怎么选?

见宇文士及愤恨的瞪着自己,敬玄毫无诚意的拱拱手致歉道:

“在下就是举个例而已,老人家勿怪……”

然后转头又继续说道:

“这就是樊笼,为何一定要在种地上面做选择呢?这老人家看上去慈眉善目的模样,想必儿女也十分孝顺,为何不去投奔他们呢?只要熬过这段艰难的时日,想必生计也不成问题……”

敬玄的话让宇文士及又有些飘飘然,很自然的点头附和道:

“不错,老夫的几个儿女的确十分孝顺,若无活路,老夫大可去投奔他们,这都是老夫平时以身作则种下的善果……”

说完还非常得意的笑了两声,就好像他堂堂郢国公真的成了活不下的老农,下一刻就打算去投奔儿女了。

魏征不满的冷哼两声,提醒老头子别忘了自己的身份,得意忘形的宇文士及这才反应过来,面色异常尴尬。

没想到敬玄这次又指向了戴胄:

“这位老伯伯一看便是精于算计之辈,即便不种地,去给有钱的亲戚当账房先生也能过活……”

正在计算袖笼子里剩下的铜子儿够不够付清这一顿茶资的戴胄,闻言顿时一脸茫然的抬起头。

李世民忍俊不禁,这少年郎眼光还挺毒,民部尚书可不就是整个大唐的账房先生么?

“投奔亲戚?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法子,若照此张榜施行,关中之民或得喘息之机。”

敬玄摇摇头,有些不争气的看着李世民:

“这还是另一个樊笼,百姓不需要别人替他们做选择,他们要的是可以做选择的机会。”

李世民听罢心神一震,紧锁的眉头豁然开朗。

魏征也拍手称赞:

“不错,百姓只要有选择的机会,那就会想法设法的活下去,小郎君,老夫受教了!”

说着就要站起来给敬玄行礼,敬玄微微侧身避开,口称当不得老人家一礼。

“当得,如何当不得,就凭小郎君一席话,便令老夫等茅塞顿开,小郎君如此大才,可否留下姓名?”

魏征见他如此谦虚,对于他先前在门口的冒失举动,心中暗藏的不快早已烟消云散。

甚至还觉得,大抵只是因为身为读书人的傲气,不肯受他人嗟来之食才故意以言语相激。

真是一个好少年啊,如此有见识,怎能埋没于乡野?

李世民也同样一脸期待的看着敬玄,他心中打定主意,只要这少年自报家门核查无误后,就立刻授予他官职,让他为自己所用。

只是,如果他知道这名少年是在玄武门替自己挡下隐太子援军的大将后人,不知心中又该作何感想?

“晚辈名唤敬玄……”

被这么几个老家伙用火辣辣的眼神盯着,即便是敬玄这种后世人也难免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又不是绝世美女,盯着我看干什么…

“敬玄…恩,果真是个好名字…一听就是饱读诗书之辈…”

宇文士及抚掌称赞,他现在对敬玄印象极佳,哪怕敬玄说自己叫狗剩儿,他也会想方设法吹得天花乱坠,既然陛下寻到办法了,那自己这把老骨头就可以早早的回家歇息去喽……

李世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