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宋末之席卷天下九桃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长枪的事没什么提头,左右邓云怎么吩咐,张焕身为军需官怎么做也就是了,至于最后怎么用,和张焕一文铜钱的关系都没有。
可现在邓云张嘴就是四千弩!而且邓云既然这么说,那么可以肯定他等不了太久的时间!
张焕在心里面盘算了小会,道:“若是赶工的话,四千弩需要大半年……人手倒是不太缺,就是木工大匠少了点,而且按照指挥的意思,这所有的弩必须制式,这山中条件简陋,要想做到制式分毫不差,真的很难……”
“三个月两千副……”邓云肃然道:“最少不能少于一千五,最少五万支弩箭……”
张焕没接话,他从邓云的话音中感觉到了一丝迫切,但是他不知道邓云在紧张什么,但是他很快就知道了……
“大宋和蒙古打了四五十年,现在蒙古人兵锋正盛,是想要一鼓作气覆灭大宋,然而大宋自靖康之难后知耻而后勇,厉兵秣马,强军备武,甚至以战待训,这才能在蒙军数次攻伐之间保住社稷不亡,襄阳之战更是打了长达五六年之久……
然而也正是因为大宋的顽强让蒙军知道,想要一鼓作气吞并大宋万里疆域根本不可能,所以蒙古人选择了稳扎稳打,就好像这次逼降临安……
临安城降之前,二王南下,蒙古人很清楚以二王的号召力,必然可以轻易聚集起十几二十万兵马抵御蒙军攻伐,要想以最快的速度覆灭大宋,那么就必须起大军南下围剿,然而蒙军并没有这么做!
蒙军统帅伯颜奉元帝忽必烈的旨意只是派遣了一支先锋军追击,而主力则在肃清地方,巩固地盘!
这说明什么?说明忽必烈很清楚,即便打下了地盘,但是这些地盘上的宋民依旧是心向大宋的,如果不能及时安抚整饬,那么很快就会是遍地烽火!
忽必烈要的是大宋南部的花花江山,不是被打烂的江山,所以蒙军自从与大宋交战以来这几十年,从来没有说是急功近利,疯狂推进过,这次也不例外!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忽必烈想来也是早已经认定宋廷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迟一天剿灭和晚一天剿灭没什么区别,但是……
在某看来,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因为忽必烈很清楚,二王一天没有抓住,大宋的国祚一天没有覆灭,那么国人的希望就不会断绝,想要真正掌控这片土地,就必须以雷霆之势亡宋之国统!
所以,据某估计,最多几个月,等蒙元安定了江浙,就会兵分两路,一路定江南路、荆湖路,一路南下直取福建,进兵两广,围追堵截,彻底将宋廷的生存空间压到极致,最后合围,一战定乾坤!”
张焕咽了口口水,说实话作为豪门大户的当家人,他是完全看不上邓云这种厮杀汉的,别看邓云现在麾下有战兵三千,可不要忘了,邓云以前的武职不过就是个都头!
而且这三千兵是什么成色?
三四百溃败禁军也就罢了,七百衢州乡兵,说是兵,实际上拿武器的机会还没拿农具的时间多,不要说是上阵厮杀,就是斗殴见血都屈指可数,最后就是新募入伍的新兵……
张焕就算再不懂军事,也清楚真正的强兵不是训练场上练出来的,而是在沙场上见过血,杀过敌,一批一批生存于死亡之间淘汰出来的!
“某料定,等到蒙军料理了浙东浙西,必然进兵江西……江南路,第一阵自是信州!”
邓云对于南宋这段历史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蒙古人占领临安之后不久就开始南下覆灭逃亡小朝廷,其中有一路偏师进入江西,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在江西和蒙军殊死抗战,最后不敌逃亡广东最后被俘的。
文天祥能率领江西地方武装,再集合一些反元势力就能和蒙古进入江西的偏师打的有声有色,还能来来回回夺取了几座城,那么在邓云看来,这江西战场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练兵之地!
但是时间紧迫,所以弩、甲等一系列的军械制造只能加班加点去干,绝对不能因为外部原因导致他以战带练的最好时机。
真正制约的还是人手,麻子招募难民入山差不多四千人,编练了两千入伍,剩下的两千人除掉老弱孩童和不愿意抛头露面做工的,还要去掉学医、饲养牲畜以及上山伐木的健妇,剩下的分到铁器作坊和木器作坊两边,实际上每边的可用的杂役人手也就一两百个……
“将军放心,下官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一定在三个月内将军需如数交到将军手上!”张焕又不蠢,听了邓云这话,哪里不知道邓云是打算三个月后带兵出山,享受了那么多年的锦衣玉食,谁耐烦缩在山里面当山贼,只要能出山,一切都好说!
邓云漫步走在南区作坊内,拿起一根五米长的龙筋木长枪,舞了两下,笑道:“这筋木杆质地不错,上了战场必将成为蒙元铁骑的噩梦!”
张焕翻了个百眼,一丈七尺的长枪……
单个用连舞都舞不起来,更别说杀敌了,若是为阵可做拒马,可拒马枪哪里用得着这么长……
邓云又拿起一只藤盾,这藤盾不是新制的,而是衢州武库内的库藏,不得不说,大宋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