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再生于明初九桃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预定晚上戌初十分,北竿岛到福州船场间的远程灯语通信做首次试验。吃过晚饭后,刘谨、刘诠、刘璎等人来到长歧小岛上,做通信的木塔就在那里。
木塔很高,现在天已经黑了,但是走到附近仍然可以看到塔的身影。
这个塔有五六丈高(约20米),有五六层楼那么高,它是木料桁架结构,并且在四个方向上有斜拉绳索加固。
塔的顶上有个小木屋,可以防风雨,这个塔原本是护卫队的观察哨,现在正好利用它做通信。
在地面上是看不到大陆那边信号的,所以他们几个就登上了木塔。
塔顶上小木屋四面都是开放的,站岗瞭望嘛,四面都要视野开阔。木屋很小,三四个人还凑合,现在那上面已经有三个人了,是两个信号兵和刘春雨,再上去三个人就太拥挤了。没办法只好下去一个通信兵,刘春雨就要顶替做编码翻译工作了,他是通信班的头目,这些技术他都是掌握的。
在船上他们都看到了信号灯,知道灯的结构,可是这个灯大了很多,特别是那个反光锅特别大,看着直径能有三尺,像个小桌面那么大。
刘璎主动给他们介绍:“父亲、三叔,您看,这个灯与船上看到的不同,为了增加亮度,它的灯头有四个,所以它的油壶也大。”
刘谨、刘诠都凑过去观看,在油壶上面四个灯头摆了一圈。
刘春雨拿出气筒给油壶打气,然后点燃,能听到吱吱放气声音。起初灯的亮度一般,是黄色的火焰,时间不长,灯光就成了白色,十分的耀眼,不敢直视。这灯确实很亮,因为反光锅的作用,可以看到前方一个明晃晃的灯柱。
刘谨他们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么亮的灯,新奇不已。
通信兵开始摇动灯罩的把手,灯光就一闪一闪的,这是在发联络信号。
人们现在注意的是远方,都盼着能看到同样闪烁的灯光。
如果是现代的城市,夜间会是灯光的海洋,隔着几十里也能看到光亮。但古代不会有,远看就是漆黑一片。这么远的距离,一家一户透出来的光亮只有在附近才能看到,在几十里之外是看不到的,除非是这种特意制作的强光灯。
几个人都朝着大陆的方向看着,期待着看到那边的信号灯光,等待的感觉时间漫长。就是刘璎心里也没底,三十多公里能看到吗?木塔的高度是经过计算的,没问题,问题在于信号灯光的强度够不够,这可是没法计算,完全靠试验。
“看!有信号了!”刘春雨声音很大,几乎是在喊,看来他也是极度兴奋。
大家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啊,真的看到了!他们原来观望的方向不对,偏差还很大。这是因为此时的地图完全是示意性的,方位距离都没那么准确,完全凭感觉还是有误差。
顺便说一句,大家都知道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很早就有指南针的应用。比如此时他们在岛上判断方位就离不开指南针。特别是航海,指南针和经纬仪还有计时的滴漏,这几样东西互相配合(综合数据计算),就能确定船只的方位。航海中方位判断主要依靠岛屿和陆地的标志,但是航行中也经常看不到岛屿,那是就需要通过计算来判断方位。
。。。。。。
看到了大陆的信号,刘璎心中的担忧一扫而光,他比别人更兴奋,因为这宣告了北竿岛与福州从此建立起快速的通信,唯一的限制就是天气了。首先白天不行,肯定看不到,只有夜间可以通信,还不能是阴雨天气,光信号是不能穿透云层的。当然也不能有雾霾,不过古代还没有这种环境灾害,永远是蓝天白云。
刘春雨照例问道:“请大少爷示下,发什么消息?”
他的问话终止了刘璎的思绪,刘璎答道:“按你们准备的办吧。”
刘璎知道他们的办法,因为他是他们的老师,规矩都是他教的。他们的办法就是常识问答,比如算数题:二加三等于几。这样的问答很容易验证信号传送是否正确。
接下来就像在船上的通信一样了:刘春雨把编码写到纸上,通信兵按编码发信号。
这边灯光闪亮,过了一会,那边也传来一闪一闪的信号。
接收信号的时候,通信兵眼睛看,手写,记录下来的编码交给刘春雨译码翻译成汉字。
刘春雨把对方的回话交给刘璎看,那上面写着:“大哥、三弟,你们好!发信人:刘诚。”
刘璎递给刘谨他们看,刘谨高兴地说道:“二弟也是上心啊,他在那边发信号的塔上。”
刘诠看到同样很兴奋,他说:“这也太神了,咱们兄弟隔着几十里呢,就像面对面地说话。”
有一点不用说,在他们的心里刘璎已经不仅仅是儿子、侄子了,已经带有神秘的色彩。
刘谨说道:“给那边回一句:说我们也向他问好!”
“是!”
刘春雨答应一声,就继续他的工作了。
第二天,刘谨知道刘璎很忙,他总跟着会添乱,于是他对刘璎说:“璎儿,我和你三叔就不跟你一起走了,你忙自己的事情吧,我们自己在岛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