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董嫔接连留圣人在她宫里用膳就寝,她所使的法子也并不是秘密,很快整个后宫都知道了。

承安帝少年登基,少有童年与欢乐。但性格又贪玩,只是身为九五之尊不得不摆出稳重的模样。

董嫔就带着承安帝去东宫一角偷偷摘柿子,之后还和承安帝一块制作柿饼。陪承安帝斗蟋蟀,和他在大冬天里打雪仗。

和董嫔在一起,承安帝感觉到无比的放松和快乐。他可以尽情释放天性,不但不会受到劝诫,还有人陪他一起。

董嫔懂的很多,脑袋里满是有趣的玩意儿。

她分得清什么样的蟋蟀最有战斗力,相得中宝马,兴致所至还能为承安帝跳一段的舞蹈。

在董嫔这里,承安帝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每日都很有趣,不觉便有些忘乎所以。

萧贵妃一开始还坐得住,渐渐就有些焦虑了。

不过她也知道明着劝诫圣人会招致他的不快,便从董嫔那里入手。

她指使宫人,在大冷天将董嫔推入湖中。但这个董嫔命还挺大,落入湖中还能被人救起来。

但萧贵妃的手段可不只这一点点。

承安帝因为气候变化染了点风寒,萧贵妃就硬是说董嫔大冬天非要拖着圣人出去玩、吹了风导致的。

圣人因为她龙体抱恙,必须要惩罚她。

想趁着承安帝昏睡时,将董嫔给绞死,然后伪造成上吊。圣人问起,就说董嫔是因为自责才一时想不开……

在这后宫,萧贵妃要想除掉一个人,就是这么的轻易。

别说圣人很信任她、不愿意怀疑他的萧姐姐。就算圣人知道这些事是萧贵妃做的,恐怕也不会问罪于她。

旁人于承安帝只是不痛不痒、是生是死他也不是很在意。

他只想要他的萧姐姐高兴。

深知这一点的萧贵妃,行事就更加无所顾忌。

但这一次她再次失了手。

董嫔在察觉到情况不对时,就一路哭喊着从自己的寝殿跑到了圣人寝宫外。步伐飞快,其他宫人追都追不上。

被吵醒了的承安帝,救下了董嫔。还帮着她跟萧贵妃求情,让她饶了董嫔这次。

萧贵妃心中更恨,圣人很少违背她的意思,今日却为了一个小贱人跟她开口。

可事情已经闹大了,圣人又亲自发话,萧贵妃也只得暂时放过董嫔。

却也将董嫔当成了必须要除之后快的对象。

但这董嫔也是个谨慎的,既能讨圣人欢心,也小心的不让别人抓到她的把柄和错处。萧贵妃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到由头将她除去。

这事传入坊间后,就传出了一些流言。

什么“圣人竟然要向一个贵妃低头求情,这萧贵妃小宫女出身,如今已然是后宫之主,该不会以后还要垂帘听政吧?”

“圣人贵为一国之君,想宠幸某个女人都做不了主,这萧贵妃也未免太霸道了一些。”

“听说朝政之事圣人也经常询问萧贵妃的意思,该不会许多决定都是萧贵妃下的?”

这些流言也查不到源头,但一班老臣和谏官却对此忧心不已。纷纷上书承安帝,要求他雨露均沾,不能偏宠太过。而且后宫不得干政,萧贵妃的行为太过逾矩,必须要约束。

还有一位言官,勇气冲天,竟然罗列出了萧贵妃五条罪状,要求圣人立即将之处死。

这言论一出,满朝文武包括圣人在内,都震惊得无以复加。

“放肆!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承安帝大怒。

居然敢要他的萧姐姐死,那他先让他死!

大殿上这番讨伐,自然有人时时将情况禀明给萧贵妃。

“该死的印荣,竟然敢让圣人处死本宫?”

印荣是都察院左佥(音同“千”)都御史,正四品。品级虽然不算太高,却是皇帝的风纪之臣。

这些言官有多牛?就连皇上都敢骂、敢批评指责。

大闽太祖当初建立都察院,就是为了能听到周围真实的声音。

言官没什么具体的工作,但什么事都能管。每天到处转悠,一会儿上刑部,看看有没有冤假错案。一会儿又跑去兵部,查查有没有人吃空饷。对于那些不作为有问题的官员,直接能在朝堂上开骂。太祖时期,当时有好几个官员就是被言官给骂下台的。

言官制度,是太祖定下来的。他驾崩后,后面的皇帝也不敢轻易动。

而且敢于担任言官的人,通常都不怕得罪人。

这工作没什么油水,还容易招惹麻烦,大多人都不愿干这差事。而太祖当初为了规范都察院的行为,也专爱挑那些耿直书呆子、道学先生还有一些最爱认死理的干这行。

正因为言官是这样的性情,办事官员都害怕。

杜首辅还在世、并且大权在握时,这些言官也没少骂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