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七手八脚的把粮给抬下来,陈老太笑着对大家说:“明个,你们都过来啊。”
他们发出各种声音,但是也听不清楚说的是什么?
不知道是来还是不来,但是看那表情,十有八九都想来。
陈老太先送大家离开,然后又转过来对伙计说:“算算看多少钱。”
伙计掏出账本,说:“一共三两半的银子,扣除之前交的五百文,你们再给我三两就好了。
东家说你们买的粮多,又是办满月宴的,另外给你们送了半袋玉米面。”
他说着指着玉米面给他们看。
陈老太说:“替我多谢谢你们东家了。
我这就去给你取钱去。”
她进去把碎银子给取了出来。
伙计拿出戥子来称了称,多余的剪了下来,说:“现在咱们货款两讫了啊。”
他说着拿着木炭在账簿上画了一道。
他把账本一收,就要走。
陈大山好心留他吃饭。
伙计说:“不了,天要下雨,我还得趁早走。”
陈大山看着天,果然黑压压的,要下雨,也就没留伙计。
伙计赶着牛车回镇上去了。
不多会儿,果然下雨了。
陈大山有些发愁,说:“这个时候下雨,办事可不方便啊。”
陈刘氏说:“又不是一夜下到亮,这个时候下雨不是刚好吗?可以到山上再采点菇子。”
陈大山一听,说:“对啊,我咋就没想到呢,还是你聪明。”
他就眼巴巴的等到雨过天晴。
这种天气下了雨会长菇子的。
山里的菇子,加上他们家这么长时间收集到了黑木耳,足足够用了。
到半晌午,雨果然停了。
陈大山跟陈老太说:“娘,我去采菇子去。”
陈老太说:“山上路滑,小心一些。”
“知道了。”
陈大山背着两个背篓,背上一个,胸前一个。
他准备把山林里的菇子给一网打尽。
刚下过雨的山里,空气格外新鲜。
太阳透过树冠照射到林间,形成一道道的光柱。
看起来格外漂亮。
陈大山开始找菌菇。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菌菇啊。
他好像进到了菌菇窝了似的。
连一个接一个的采。
大大小小很快就装满了两个背篓。
他嫌背篓有些小。
装不下了。
拿衣服又两边兜了一些下山去了。
心里想着趁着天还早,再来一趟。
他背着背篓下山,村里有人背着背篓上山,看到他采了这么多菌菇,羡慕的很。
“大山,你这么早上来采菌菇了啊?”
“对啊,树林中可多菌菇了,你们赶紧去采,别等老了就不能吃了。”陈大山说道。
村里人问:“你在哪里采的啊?”
“上山那块大石头上去,往西边走,那里很多,我都拿不下了。”
他们就赶紧上山去了。
陈大山把菌菇给送回去,陈老太做的饭他扒拉了几口,就又回到了山上。
之前他采蘑菇的地方已经有很多人在采了,他索性换了个方向。
他们往西,他就往东。
他们往东,他就往西。
一路上走着采着,真的太多了。
不一会儿又采了两背篓背回家去。
然后,他又来了。
又很快就采了两篓。
他来采菌菇,弄的就跟他来了直接从地上捡起来放到背篓里一样。
他就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大自然负责生产,他负责往家里搬运。
他拿回家之后,又来采了一趟。
这回采满之后,太阳要下山了。
山上不能再逗留了。
村民们下山,陈大山也下山。
村民们见到了陈大山,问:“大山,你又来了一趟啊?”
陈大山说:“我又来了三趟啊,这是第四趟了。”
“第四趟了啊?”村民们都十分诧异。
半晌午雨才停的,他们遇到他的时候,绝对是头一趟。
只是,这么快他就又跑了三趟?
众人都满头黑线。
同样大小的背篓啊。
他们各自采了一大篓,都觉得今天收获够好的了。
人家陈大山采了六篓。
旁边还兜了两大兜。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从前他们怎么没发现大山这么能干呢?
陈大山回家,陈老太说:“趁着还没天黑,你到王庄去看看,王屠夫给买到猪了没有?”
陈大山也没顾得上歇歇,就去了王庄。
陈老太把新采回来的菌菇给摊开,放到筛子里,还剩下一些放到背篓里,竹筐里。
免得堆积在一起,晚上起热,腐烂了。
摆置好了这些,她才去做晚饭,给陈刘氏端了过去。
陈刘氏说:“娘,我可以下床了。”
“不行,你得到明天才能下床,明天才够一个月。”陈老太说道。
陈刘氏无奈,只好继续躺在床上。
她感觉自己现在被养的白胖白胖的,早就能下床干活了。
这辛亏是在陈家,要是在别人家,生了姑娘,半个月就得下床干活。
陈大山很快就回来了,说:“王屠夫说了,明早起五更就把猪给赶过来杀。
我得先去刨个坑,烫猪用。”
陈老太连忙问:“赶过来杀啊?万一吓到了小海棠咋办?”
陈大山说:“那我把坑给抛远点。”
“行。”陈老太说道。
陈大山随便吃了几口,就拿着大铁锹去刨坑了。
他想着离家远一点,别吓着姑娘了,就往河边去刨。
刨了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