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姓王的专家接过苏明轩手里的宣德炉,先转着圈看了看外形和包浆,又看了看炉子底部,然后拿起一个小手电和放大镜,贴近炉口往里面仔细看了一下,将炉子推过来说:“这是一件现代高仿工艺品,没什么价值。”
苏明轩大吃一惊,愣了几秒后,不服气地问:“王老师,您从哪里看出这是一件现代工艺品?”
王老师笑了笑说:“这是西江省一位著名的宣德炉仿制专家的作品。这位专家姓艾,叫艾泽成。他用‘失蜡法’仿制的宣德炉,几可乱真,很多专家都会看走眼闹出笑话——”
此言一出,苏明轩和梁先生同时“啊”地一声,转过头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唐昕,满脸都是大白天活见鬼的惊诧表情。
在愣怔了片刻之后,苏明轩问道:“王老师,您是如何判断出这是那位姓艾的专家仿制的香炉?”
王老师说:“为了防止有人利用其作品行骗,艾泽成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仿制的宣德炉内侧壁上,用微雕手法雕刻上一个‘艹’字头。这个印记肉眼看不到,必须用手电和放大镜才能找出来。刚刚我就在你这香炉内侧发现了这个‘艹’头印记,证明它就是艾泽成仿制的一件现代工艺品。不信的话,你自己看看吧!”
苏明轩忙接过王老师递过来的小手电和放大镜,贴近香炉口子,往内侧壁上照看了一阵,果然发现了那个“艹”字头印记。
震惊之余,苏明轩又问:“王老师,您见过艾泽成本人吗?”
“见过,我跟他还算熟悉。”
“您能描绘一下他的外形吗?”
王老师以为他要去拜访艾泽成,便耐心地答道:“他身高约一米七,身材壮实,皮肤比较黑,在西江省川井县开了一家‘艾泽成工艺品’店,到县城一问就知道了。”
此时,苏明轩内心的震撼已经不可言喻,那位梁先生也目瞪口呆,都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唐昕,半晌说不出话来……
离开专家席后,梁先生很爽快地买了两条中华烟递给唐昕,然后满脸疑惑地问:“小伙子,你是不是曾经见到过艾泽成先生?”
唐昕摇摇头:“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但是他的作品,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梁先生忍不住啧啧称叹不已。
苏明轩问道:“小唐,除了宣德炉外,你还能鉴定其他的古董器物吗?”
“应该可以!”唐昕答道。
就在这时,书画鉴定专家席位前传来了激烈的争辩声。
“走,我们到那边看看热闹。”
苏明轩拉着唐昕挤进书画鉴定现场,梁先生紧紧地跟随在他们身后。
此时,一位名叫贾亦的书画鉴定专家,正在跟一位前来鉴宝的藏友争辩一幅画的真伪。
“柳先生,我再强调一遍:你这幅画并不是文徵明创作的,而是后人的模仿制作。不过,那位模仿者也相当厉害,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所以你才觉得我的鉴定结果不可信。”
那位柳先生红头涨脑地争辩道:“贾老师,这幅画是我的一位高祖在乾隆时期收藏的,在我家传了十几代,是真正的传家宝,怎么可能是赝品?您是不是看走眼了?”
贾亦笑了笑说:“先生,我们圈子里有一句话:鉴宝的时候,不听故事,只看藏品。很多来我这里鉴宝的藏友,都可以说出一个关于他那个宝贝的故事,有些故事还很神奇、很动听,但事后证明:这些故事都是藏宝者编出来的,目的就是想要我们将他的宝贝鉴定成真品,好卖出一个好价钱。”
柳先生呼呼地喘了几口气,问道:“贾老师,您一口咬定这幅画是赝品,我想请问一下:这幅画到底假在哪里?”
贾亦用手一指画面说:“这幅画有两个明显的错漏之处,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了。首先,这题款就不对。文徵明本名‘文壁’,字‘徵明’。他在44岁以前的作品,名款均题为‘文壁’。但到了44岁以后,其所有作品的名款都是‘文徵明’。这是判断文徵明作品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
“回到你这幅画上来,你看看,这幅画的年款是‘正德十三年’,而这一年文徵明已经48岁,但这名款却题为‘文壁’,而不是‘文徵明’,显然是不对的。这是第一个错漏之处。”
此时,一直站在柳先生旁边的一个年轻男子插言道:““贾老师说得对,我曾听一位书画大家说过类似的话,说如果文徵明晚年的作品仍然题为‘文壁作’,那这作品九成九是赝品。”
唐昕听这声音有点耳熟,定睛一瞧,认出他正是荣源斋的老板戴小军。
正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想起戴小军与黄志鑫合伙陷害自己的事,唐昕眼睛里如要喷出火来,恨不得上去咬下他几块肉来。
但是,他知道自己现在不能冲动,必须等待时机报仇雪恨。
于是,他强忍内心的冲动,不动声色地继续看热闹。
贾亦用欣赏的目光看一眼戴小军,继续说:“这幅画第二个错漏之处,是画上的文字。我们都知道:文徵明最擅小楷,其书画作品题字大都用的是小楷字体。他的小楷稳重、秀劲、平稳、融和、精整,且笔笔工整,晚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