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开始系统的学中医,毋兰觉得有点吃力。这不是看看《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心里有点感悟,拿病人试试手,由老军医兜底定盘的模式。头脑里已经是西医理论的思维定式,再来学中医的混沌理论,没有囤精磨尖的过程,怎敢有把握应考?
找工作的事也没有着落。校外找的工作,时间要求和上课时间冲突不合适。学校里的勤工俭学岗位只对统招生,她这种自考生是没资格的,再加上中途插班,所有的岗位都没空缺了。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如果不是跟同学一起批发些袜子明信片之类,挨个寝室去兜售,毋兰都要三餐不继了。
拎着暖瓶和一本书,去食堂旁边的开水炉打开水。开水是定时供应的,八分钱一瓶。去上课的同学早已把写有名字的暖瓶在炉前摆了一长队,毋兰就把暖瓶依序放好,坐在路牙上看书晒太阳。
“你这样不行!校领导有时候要在小餐厅接待外面的人,得找些看得过眼的学生来当服务员。看着邋里邋遢的,谁吃饭有胃口啊?菜做的再好,也不能盯着菜不抬头吧。吃饭也要让人吃得赏心悦目!”
“汤院长,不是我不想找啊,勤工部推荐过来的就这些学生。”
“推荐过来的可以干别的活嘛。勤工俭学也要人尽其用,干合适的工作。”
“好,好,我马上找人!”
“明天有领导来视察。咱们条件差,但要让领导看到咱们的长处,多支持咱们。菜简单点,药膳安排上,外边饭店绝对没有。赶紧找好服务员啊,别影响咱学院的形象!”
毋兰听到食堂门口的谈话,转脸望过去。一个发际线有点高的瘦子匆匆走了,另一个小个子站在那里直搓手。
她走过去,嗫喏着轻声问:“老师,需要人吗?我可以吗?”
小个子正为难,看到毋兰眼前一亮:“好!哪个班的?”
就这样,毋兰被特例安排到餐厅做服务员。她知道,吃饭的问题解决了,还有微薄的工资。但她需要的是更多的钱,来应付下年的学费生活费,甚至,妈妈的病,家庭的债务。
第二天晚上,毋兰按照训练好的礼仪、台词,为七八个人服务。上茶端菜,一一介绍药膳菜式的食材和功用。她能感觉到大家的目光都在她身上,只是安静本分的做事,然后垂手立在门边等待呼唤。
一群中年男人高谈阔论,从国际形势到当前国家政策,从哪个人新近得到提拔到谁下海挣了大钱。
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说起他的项目,大输液pVc灌装生产线,侃侃而谈,历数玻璃瓶的缺点和他们的技术优势。
其实这是一个潮流,随着制药行业的发展,玻璃瓶包装的大输液将会逐渐被取代。
这人是本校的毕业生,下海经商成功的楷模。说完他的项目,就恭恭敬敬地给每个人奉上他的名片,连毋兰也没拉下。
听到他们谈论下海挣钱,毋兰想起哥哥毋大军,他也是下海了,却被拍在沙滩上,还把家庭推进灾难的深水区。
毋兰很庆幸自己能抓住机会在食堂小餐厅做服务员。这些了解掌握政策的官员交谈中往往带着大量的信息,是一个普通学生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的。
饭毕,他们一个个心满意足的握手道别,不忘和毋兰也颔首道谢。毋兰帮他们提包,抱着外套大衣送出门,看着他们腆着肚子,如同即将幸福临盆的孕妇蹒跚着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