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利很是享受台下那些人眼中透露出的嫉妒,羡慕,出乎意料的惊讶表情,这只是小试牛刀罢了。
阿史那利得意的看着李承乾:
“太子殿下,不行的话就提前认输吧,这样也不会太难看,大不了我就宣告一个平局,怎么样?”
李承乾看着他得意的嘴脸不禁好笑,像看傻子似的看着他:“请问突厥王子谁给你的自信?梁静茹吗?你说的这是什么虎狼之词1
“你....哼,不知好歹。”阿史那利愤怒的一甩衣袖,说实话这不甩还好,这一甩李承乾当真有点受不了,看着华丽的名族服饰,咋还有一股羊sao味....。
他身后的婢女也挽起衣袖,捂着鼻子,不过很快就放下了,意识到阿史那利的愤怒眼光,不过从涨红的脸还是能看出,婢女的不易。
李承乾点头示意旁边的婢女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开来: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突厥国师还没来得及看诗文就被展现出来的全新字体给吸引住了,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像游丝行空,已近行书。
此子书法已自成一派,有大家风范了,在对比自家阿史那利,虽然不想承认,但较书法上就已落入下乘。
此时台下的房遗秀看到李承乾的书法不禁一生惊呼,“哇1不过还好没有人在意,因为此时广场上几乎所有人都与她一般无二。
“连我这个大老粗都能看出来咱们殿下的字好看,而且我以前从未见过。”一个老汉得意的说道。
“你见过几个,还你没见过。”
一旁的秀才鄙夷的反驳:“不过这好像真的是殿下自创的,我就说之前是咱殿下在隐忍。”
还有很多地痞无赖只是来看热闹的,看到这么多人欢呼,就也跟着欢呼起来,搞气氛嘛,这个我们拿手!弟兄们给我嚎起来,在咱大唐还能让突厥蛮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逞威风不成?
再看诗文内容否定古人悲秋的论调,表现殿下那种自信,激越向上的豪情,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
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李承乾没想到从前世抄袭的这首刘禹锡的诗加上宋徽宗拿江山换的瘦金体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不过咱是什么人,什么大场面没见过,那是脸不红,心不跳,在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脸皮厚。
但是台下一向温柔娴静的房遗秀此时竟然也跟着欢呼起来,在她看来:“不愧是太子殿下,这般场景还能这样冷静,面不改色,看来之前还真是有所误会。”
突厥国师看着面红耳赤的阿史那利,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太子殿下,此局我突厥认输!”
“国师,你...。”
阿史那利正看着国师抬手示意,便没有在多说。
突厥国师微微躬身,眼中光芒闪烁,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望着李承乾道:
“刚才我们见识到太子殿下的诗才,接下来不如我们便比试对联,若一方对不出下联,胜负便分,这般简单直白的方式,就连今日台下的大唐民众都能参与定夺,岂不更好?”
李承乾看着面带微笑的突厥国师:“还真是老狐狸啊,妈的,刚才装逼过头了,让这老头警觉起来,开始另辟蹊径了。”
对联!
听闻突厥国师这般提议,台下一片哗然。
程处弼愣神半晌,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戳戳身旁的程处亮道:
“突厥人要比对对联?”
这诗词和对联说起来甚至是两种表达形式,程处亮机械般的点了点头,有些狐疑的说道:
“诗与对联响鼻它是行文自由,不拘对仗、不讲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式多变,不过自我大唐建国以来更加偏五言,七言了。
而对联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非常讲究对仗、平仄的,只有两句的对联不存在押韵的问题。
总的来说,对联是一句话言景或言事的艺术,偏重于描述或总结,诗是整体的表达,和对联的区别在于讲究整体的起落,偏重于抒发与表达。
“诗词对于饱读诗书的大唐文士来说都是信手拈来,只有高低之分而已。”
“会对对联的不一定会诗词,而会诗词的却能信手捏来。”
确如程处亮所言,生在大唐盛世,对对联别说世家大夫,就连耕田老汉也能凑上一凑。所以这就造就了对对联一般是带有生活趣味时才会又得活动内容,而不是现在这等场合。
李承乾看着地下喧闹,欢呼的众人,挥手示意安静,他也很无奈的看着突厥国师,你这不是自己挖坑,自己往你跳吗?我以为你要往坑里填土,没想到你这老头是把坑挖的更深了。
不过李承乾可不相信,他不知道唐人对对联更厉害,不过你在有底牌,在胸有成竹,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