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无相光中有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烦恼断处即菩提,无无明尽无死符。
马湘在坛城幻境中的遭遇,让马湘这个久经唯物论熏陶的现代人,都有些恍惚了。
这种意识心理层面的幻象,是具有真实性的虚幻,并不是什么科学问题,也没有什么依据。
如果非要描述一下,也就是所谓的“个体意识遭遇了共同意识的扩张”,“共同意识对个体意识的侵略与瓦解”。
类似的情况,经常出现在修行之中,如果把握不住,追逐幻象,就会以错觉或幻觉形式固定下来,成为精神障碍。
故而,佛家修行者经常在心理上出问题,而道家人经常在生理上出问题。所以有白胖和尚,黄瘦道人的区别。
胡了真在房里啃读那册剑诀,翻了十来页,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心下想着,是被那牛鼻子坑了、不,他没有束发,这个没牛鼻子的老道儿,不束发似头陀,还经常说些口头禅,正是天下佛门一家亲,他恁是不爽利。
“不行,一个人闷头看书没有用,还是要找他去!”胡了真低声自语一声,就去找马湘。
“谁说我是头陀了!我是正宗的道门弟子。”马湘练完崩拳单操,转身回头看了一眼英于秦说道,似乎有些不满意他的问题。
接着,马湘又继续原地练习马步冲拳,左右弓步,拳冲如捣杵,寸腿如钉,不快不慢,看着没什么力量,姿势也不怎么好看。
马湘却一板一眼,重复练习,不怕枯燥无味。
“马道长,好俊的拳脚啊!”胡了真说着话,就进到院子里了。
马湘左右一个冲拳,只听啪啪两声,冷脆弹快。
收式之后,马湘笑道:“我这也算是班门弄斧了,说出来不怕别人笑话,我这拳脚功夫,还不如我这徒儿呢!”
胡了真“嗯”了一声,点头道:“道长练拳并不是童子功,时间应该也不长,能有此成效,算是刻苦的了。”
“哪里哪里!”马湘笑道,“衣裳架子罢了!”
“我看你在练通背劲,初有成效!”胡了真道,“而道长的双臂,异于常人,若能两臂相通,练出通背劲,不差于那些积年的练家子。”
马湘笑道:“道友真是慧眼如炬,我正想着把我这两臂的功用,开发出来呢。”
马湘心里想着,我的世俗功夫还是太差,本来我练的雷公杵,外功初成,双臂硬似铁杵,不学点拳脚功夫,也太过可惜了。
只是拳脚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了,又没有手把手教的名师。所以,在拳脚上,马湘的短板太严重了。
胡了真话锋一转,说道:“只是道长一拳打出,其肩、腰、胯,并没有完全配合好。”
“我也知道,所谓的出拳似钢挫,回肘如勾竿。”马湘点头道:“只是实践起来,并不爽利,浑身僵得很。”
“你再打拳试试。”胡了真道。
马湘又是打出一个冲拳。
于是,胡了真上前来,手把手教学,把什么叫力从根起;什么是头肩合一;什么手肘与鼻尖,要在一条线上,一一道来。
马湘之前也知道这些术语与技巧,只是从来没有人像这样手把手教过,胡了真把马湘从脚摸到脊背,到手臂,教他全身肌肉筋骨,如何节节劲拔,如何贯通一处。
马湘照着胡了真的教法,打了一个崩拳,确实感觉,身上的僵劲少了一分。
马湘知道了窍门,拳理一通百通,真正知道了,一招鲜吃遍天的内在含义。
马湘趁着感悟之间,又将崩拳单操,练了一柱香。
所谓的两臂相通,就是说一拳打出,不仅仅是左臂或右臂的力量一拳打出,而是全身的力量,随着一拳打出。
那么,表现出来,就是两臂相通,也就是左臂或右臂出手长一寸,右臂或左臂收手则短一寸。两臂好像是连接在一起的。
说着很简单,实践起来却是要下苦功,否则,→_→直接学习什么马大师的三鞭就好了。
马湘歇息时,招呼胡了真进屋聊坐。
英于秦搬茶水端桌盒,很是殷勤。
桌盒里散装着盐瓜子,干花生,糖姜片,酸话梅,蜜枣子等零食。
胡了真哪里有心思吃什么零食,直接拿出剑诀书册,问道:“道长,这本剑诀看得我,实在是摸不着头脑,还是要请你解惑。”
“我本身的剑术就非常稀松。”马湘笑道:“只能说是咱们探讨探讨。”
胡了真只当是他谦虚,翻开书册,指着某页某句问道:“这一句,原文写着,‘凝神静气,任运真息,如河车之升降,入于黄庭之中’,而其章注曰:神清气爽,真息任运,黄庭升降。”
“原文写的明明白白,久练内功者,一看就懂。而此句注释是何道理,注与不注,又有何区别,不是多此一举吗。”
“这本书册,啰嗦如此者,不知凡几。万望道长,将真剑诀,简化给我!”
英于秦闻言,在一旁捂嘴偷笑。
马湘道:“凝神静气,任运真息,升降黄庭。当真与神凝气现,真息任运,黄庭升降,没有区别吗。”
胡了真道:“有什么区别?”
马湘道:“当真没有区别吗?”
胡了真沉吟一会儿,缓缓道:“一个是后天,一个是自然?”
马湘点头笑道:“你这不是很明白吗。一个处处用意用力,一个逍遥自在,不用意不用力。怎么能说没有区别呢!”
胡了真道:“但是,不用意不用力怎么能练好剑术呢。世上就没有不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